勤王是什么意思
靖难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
1.靖难的意思和含义是镇压叛乱或叛乱行为,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权稳定。2.靖难一词源于中国历史上的“靖难之役”,指的是明朝嘉靖年间发生的一次叛乱事件。在这次事件中,明朝皇帝嘉靖通过军事手段镇压了叛乱,维护了朝廷的统治。3.靖难的含义也可以延伸到其他历史时期和国家,指的是政府或统治者对于叛乱或动乱的镇压行为。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保护社会秩序、维护政权稳定和保障人民安全。靖难行动可能包括军事行动、政治手段和法律制裁等,旨在恢复社会秩序和恢复政府的合法权威。
奉天靖难什么意思
奉天靖难:奉天意,平定战乱,扫平奸臣。
公元1398年,明太祖朱元璋去世,新继位的建文帝朱允炆感到地方藩王势力过大,威胁中央,决定采纳大臣齐泰,黄子澄的建议进行削藩,不到一年时间,周,湘,齐,代,喉五王。
1399年,准备削夺燕王时,燕王朱棣便以‘清君侧’的名义,反叛,自称‘奉天靖难’
攻陷南京,建文帝失踪,朱棣登位。
靖国难什么意思
靖国难意思是指平定国家很难。
靖难之役,又称靖难之变,是建文元年(1399年)到建文四年(1402年)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。
“靖难”的意思:“靖”指平息,扫平,清除。“靖难”代表平定祸乱,平息战乱,扫平奸臣的意思。不过太祖的成法里面还有一条就是皇帝先召唤藩王,藩王才能起兵,且成功铲除奸臣后要五日之内离京。所以这不过是朱棣想要夺取皇位的一个借口而已。
靖难最早出自于哪里
靖难一词起于明太祖朱元璋成法中有一条。朱元璋当国时,恐权臣篡权,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,他在《皇明祖训》中说:“朝无正臣,内有奸逆,必举兵诛讨,以清君侧。”朱棣以此为理由,指齐泰、黄子澄为奸臣,须加诛讨,并称自己的举动为“靖难”,即靖祸难之意。故而靖难之役中朱棣的口号是“清君侧,靖国难”。
这其中,“靖难”的意思:“靖”指平息,扫平,清除。“靖难”代表平定祸乱,平息战乱,扫平奸臣的意思。不过太祖的成法里面还有一条就是皇帝先召唤藩王,藩王才能起兵,且成功铲除奸臣后要五日之内离京。所谓“靖难”这不过是朱棣想要夺取皇位的一个借口而已。
靖难之役(又称靖难之变)是1399年-1402年由朱棣发动的与建文帝夺取政权的战争,朱允炆继位后开始削藩,朱棣因不满朱允炆和削藩政策,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,燕王军攻入金陵,靖难之役结束。